16
淮海中路
霞飞路(1900)
乌鲁木齐中路-重庆南路
(图)路在月亮之上
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它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尚之源,现在来看也是全上海最有风情,最美丽和最有“腔调”的一条马路,沿街都是海派里弄建筑,具有浓郁的老上海风情。霞飞路像极了上海人,外表体面、光鲜,而内里是烟熏火燎的平民本色。“东方时尚巴黎”只是它光鲜亮丽的外衣,而路上往任何一个弄堂深入进去,都是真实的粗糙,都是吃喝拉撒,都是食、色、性也。在这条浪漫的街道上,现代化房子、时尚名品、温馨环境、高档餐饮、娱乐名店,以及优越的酒店服务为商圈增色不少。夜晚,则满目的灯火阑珊,美的光怪陆离。尤其是在沐秋的时候,一阵秋风吹来,路两旁的法国梧桐落叶飒飒,凉意袭人,约上你的TA漫步,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啦。
17
复兴中-西路
辣斐德路-白赛仲路(1914)
华山路-重庆南路
(图)上官云珠和董竹君在这里比邻而居
人有判若两人,路也有判若两路。这条路沿途均为住宅区,西段多为花园洋房和公寓,而东段多为石库门里弄。复兴公园(法国公园)、文化广场(逸园跑狗场)等知名地标都在这条马路上。还有,思南公馆、花园公寓、伊丽莎白公寓、黑石公寓、克莱门公寓、米丘林公寓……各种各样的欧式住宅云集。走复兴路看上海,能真切地感觉到,城市灵魂的形成,不是简单“搭建堆砌”,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可以说,复兴中路是一条很典型的上海马路,这里曾经承载着无数上海人的梦想,充满着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充满着中西文化矛盾,它有海派上海最好的诠释。一些网红店也喜欢选择在此集聚,看中的正是这条路的文化底蕴。在这条三四公里长的马路上漫步,很容易让人顿生一种由奇妙融合所带来的幸福感。
【特色街区:新天地】交通:地铁10、13号线新天地站
18
余庆路
爱棠路(1920)
淮海中路-衡山路
(图)爱秋景的女孩
上海有很多上了岁数的马路都不宽,窄马路因为岁月和曾经的故事变得越来越雅致,余庆路便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这条路很僻静,历来都是政要名人,或者是境外要人,或者握有巨富的神秘居住地,高高的铁门连一个可张望的小孔都不留,有好几处还有挺得笔直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把门。如190号曾是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及其后的柯庆斯书记所居,也曾是市委机关所在地,现为市机关托儿所。余庆路很像是古老欧洲在上海不小心丢失的碎片,罗马式的阳台,红色的屋顶,还有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古典气息的常春藤,常常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否置身古老的南欧,但往前走几步,阳春白雪面馆的招牌会很快将你拉回21世纪的上海。清凉的秋日早晨,散步到余庆路,在这里吃上一碗阳春面吧,带着老上海的味道开启美好的一天。
19
兴国路
雷上达路(1920)
华山路-淮海中路
(图)兴国宾馆
兴国路在周边霓虹闪烁、人群喧涌、一派繁华的背景下,这里依然宁静超脱,只要随意钻进一条路旁小弄堂,噪音就被隔绝在身后。沿路两侧绿树成行,北段尤为幽静。沿线历史建筑较少,多为近年来兴建的多层住宅;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湖南路以南的路段,多为花园住宅,路东侧则有少量新式里弄。兴国路的两头,有着非凡的城市痕迹:北端的兴国宾馆和南端的诺曼底公寓。那么多年里,一南一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表情未曾改变。在兴国路72号的大院里,“兴国宾馆”不知有多少历史和传奇荟萃;同时,对于大多数上海人而言,这里依然是一个有些神秘的地方,不单单是因为,毛泽东和江青曾在50年代时,在一号楼内居住;而今的八号楼,亦是上海市领导人,会晤重要外宾的最高规格接待场所之一。
20
华山路
海格路(1862)
常熟路-兴国路
(图)与虹口路相交的恒隆广场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串起了看不尽的花园洋房和名校名园。华山路起初因从静安寺连接徐家汇而命名为徐家汇路,它跨静安、长宁、徐汇三个区,历来被认为是上海最有味道的一条路。这条路最有故事的要算与静安寺路的路口,这里时至今日,都是市中心区最为繁华的地段。古老的静安寺、曾经的20世纪30年代的“天下第六泉”静安涌泉、著名的百乐门舞厅等都汇聚于此。华山路每一幢幽深的宅第都寄托着一股海上春梦的浪漫气息,偶尔走过的人总是带着一种好奇,不断地询问和猜测这个屋子是谁住的,有过什么美丽的故事传说,就像那句歌词: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如今走在华山路上,仍分明能感觉出华山路的气质,是大家大族的一种天然的高傲和落寞,还有那洋房背后的异国风情。
21
巨鹿路
巨籁达路(1907)
常熟路-陕西南路
(图)很文艺的书屋
和其他马路略微有所不同的是,巨鹿路上的小店都是以品牌、精致、特色为主打,一不注意就会错过,而开这些小店的主人多是艺术造诣颇深的设计师。这条马路很文艺,但也从不掩饰它的高调,在大雅与大俗之间,它切换自如。你会看到洋房别墅,但你也会看到尘世气息十足的海鲜火锅店。你的左手边可能是陈冠希开的前卫潮人店,而一转身,右手边却有可能是文青挚爱的优雅渡口书店。你会想称呼它是老上海的灵魂,有人却会想要称呼它是上海的“兰桂坊”。巨鹿路就是这样一条低调与张扬的结合体。在很多老上海人的眼中这条小路也算是“上只角”了。这里聚集着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居民和海归华人,也常有老人在梧桐树下玩着纸牌和象棋,快节奏的上海也有这样悠闲的地方,似乎时间都慢了下来。
22
永嘉路
西爱咸斯路(1920)
衡山路-陕西南路
(图)酒吧夜排挡
这是一条拥有法式优雅、海派风情的宝藏小马路,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永嘉路算不上最有历史,也不是最前卫的,但总让人对这条宁静的小路津津乐道。它跨越着徐汇和黄埔,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老弄堂的记忆:郎静山、田汉、徐悲鸿曾在这里工作;宋子文以及孔祥熙、宋霭龄夫妇曾在此居住……不仅如此,它还是上海海派路子的代表、梧桐树下的美丽街区、有着岁月雕琢的浓韵洋房、有着满怀情愫的石库门里弄、每一栋老房子背后都能讲出一大摞的故事……383号的一幢带有德国乡村建筑特色的花园住宅,不仅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寓所,还曾经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厂址。当时这幢楼内,有着那个时代中国最好的录音棚、以及国内最富创造力的配音演员团队,迷倒几代人的电影,就是在这里译制出来的。
23
湖南路
居尔典路(1918)
华山路-淮海中路
(图)老洋房小区
它是一条隅藏着名仕传奇和如烟往事的道路,有低密度的建筑、浓密的树荫,显得十分清幽雅静。提起在湖南路生活过的名人,个个如雷贯耳,甚至有些人物,贯穿上海人从小到大的成长教育。湖南路上住过赵丹,住过阮玲玉,还有贺子珍故居、陈果夫旧居,这些风流、蹉跎人物为它刻下了别样风情。“湖南别墅”作为上海市委招待所,是接待陈毅、邓小平的下榻宾馆。湖南路是市区很少不通公车的马路,街边两旁的租界时期留下的洋楼,各种风格,妖娆、妩媚、娇俏,用自己的静怡展现着只属于自己的风姿。老别墅里装满了老克勒的绅士风雅,老上海的传奇故事。人们漫步徜徉在这条路上,静静欣赏着路旁飘散的梧桐落叶,细细品读着老房子里百年来的迭代沧桑,那些铁门紧锁的深墙大院,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24
武康路
福开森路(1907)
华山路-淮海中路
(图)雨后的秋叶
电影《色戒》中,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之后,随手叫了一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福开森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就像是一本历史书,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需要你花时间去细读,这样才能读懂老洋房背后的那一段段故事。武康路上,一座座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最优雅的马路。没有到过武康路的人,很难体会到上海老马路的静谧和幽雅。一条不算狭窄的路,斜斜地延伸着,没有丝毫张扬的意味。马两旁的老别墅在梧桐的绿荫里露出一角,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躺在阳光中享受着暖意。看似普通的一幢幢黄色洋房,里面或许住过民国的总理,或许是王佳芝与易先生的爱恨纠葛之地,又或许……
【特色商业街区:武康庭】交通:地铁11号线交通大学站
25
泰安路
劳利育路(1918)
华山路-武康路
(图)租给金融高级职员的卫乐园
走进泰安路,就仿佛不小心走入仿若身处上一个世纪,不容错过的别样风情。在这短短514米里走上一圈,就像把欧洲的后花园全部去了一遍。每一个来上海的人,都喜欢的它的旧与老。在泰安路沿线的住宅,每幢主入口的装饰形式都各自不同,很便于住户的记认。泰安路的住宅庭院深深深几许,波澜不惊,但一旦踏入,却令人叹为观止。泰安路120弄又名卫乐园。1924年建筑的砖木混合结构三层花园洋房31幢,仿英、法、西班牙等国建筑式样,整齐美观,煤卫齐备,底层设有汽车间,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一个小花园。谁也不曾想到,在这条短短的泰安路上,自东向西藏着多处优秀的历史保护建筑,沿着街道两边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小店。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它,我觉得“深藏不露”是最好的赞美。
26
华亭路
麦阳路(1910)
长乐路-淮海中路
(图)曾经的“中华第一服装街”
华亭路的上海最早的服装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曾经就是流行服饰的代名词。一开始,华亭路的摊位总共就50来个,只占了淮海路到延庆路的一半路段,地方虽小,声势却大。华亭路上的服装个体户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南方城市那些流行、时兴的服饰,引进、贩运到了上海。也有的店家另辟蹊径,在家中看着日本和港台杂志上刊出的最新时装款式,然后自选面料、自行设计、自己制作服装。“华亭路的服装样子就是漂亮”的说法慢慢传遍上海滩,华亭路从此名声大振。2000年为还路于民,上海华亭路服装街全部搬迁。虽然不见了昔日的喧哗和人声鼎沸,很让人有些不习惯或小小的怀念,但这里恢复了旧时极其宁静的柔美。现在的风光就像欧洲小镇,优雅地横卧在淮海中路与长乐路之间。
27
长乐路
蒲石路(1914)
常熟路-陕西南路
(图)路边合影照
长乐路无疑是一道风景,那幽静的马路以及优雅的建筑,满足人们对城市气质的想象。在它安静和美丽外表之下,不张扬,却不容忽视,有许多故事,有着浓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如今的长乐路570弄,也就是上海人熟悉的“蒲园”,当年就是以纪念蒲石而得名。蒲园里12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据说,刚一开盘便一抢而空。正是因为这些深藏闹市的花园洋房,长乐路的气质从襄阳路往西,便是远离平民的;同样的,因为有了华懋公寓,中段是小资的;而在最东边,尚贤坊另类地存在于办公楼林立之间,则让长乐路更有故事。这个石库门里弄住宅,1924年建成,那时,尚贤坊居住者以小商人、教师、作家居多。著名作家郁达夫与王映霞一见钟情、一往情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由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生生死死的爱情。
28
永福路
古神父路(1930)
五原路-湖南路
(图)德国总领事官邸
一条永福路,典雅、美丽、奢华尽在不言中。说起这条短短的马路,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时,风力微乎其微,而在另一部分人耳边刮过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是“懂经”的。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一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德国领事馆。德国总领事馆的办公楼,沿街而建,而151号德国总领事官邸,位于其后的草坪上,建于1942年,首位主人是罗迪功。这幢住宅集西班牙住宅建筑平面紧凑、造型活泼、线条流畅之大成,是近代上海建筑的一件精品。2014年9月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迎来新主人罗腾,新的总领事一家就非常享受地生活在这个繁华近在咫尺,却不会受到喧哗打扰,世外桃源的环境里。这条路上另一个“神秘的圣地”是52号的电影圣殿“小白楼”,建国后为上影厂的文学创作部。
29
延庆路
格罗希路(1919)
常熟路-东湖路
(图)假四层联排式花园住宅
延庆路不像与它毗邻的马路那样是笔直的,路两旁种植了成行的法国梧桐,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外侨陆续在这条路上兴建房屋,至30年代后,这里成为一处集中了为数众多的花园住宅,不但有西洋式样、建筑精良的里弄;还有沿街房屋、骑楼的山墙上精致的装饰雕饰,这些虽因岁月沧桑而黯淡失色,沿街因经商而显得有些杂乱,但细细地搜寻、品味,仍不难发现、体会到它高雅的贵族气质和异域情调。延庆路151-157号,这幢建筑建于1936年,带有西方新艺术运动风格特征的四单元假四层联排式花园住宅。建筑最精彩的地方是每户沿街立面的主入口,从造型到材质和色彩的搭配都显现了设计的功力。在租界已充分城市化,土地日趋昂贵,在有限的范围内提供了联排独用的花园住宅,可谓一种创举。
30
岳阳路
祁齐路(1912)
汾阳路-肇嘉浜路
(图)建业里的石库门红墙建筑群
很多人不曾注意,紧邻建业里东侧,有一条常年被悬铃木环抱的幽静岳阳路。和周边的小马路一样,900米的路并不长,也很安静低调,但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却是十分丰富。从马路最北端普希金广场,到最南端车流不息的肇嘉浜路,曾几何时,这里却是上海“科技智慧”密度最高的地方,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上海科学院、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京剧院、教育会堂、上海市老年大学、岳阳医院、建襄小学等众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机构,还有周信芳故居等人文历史地标。浓缩30年历史的街角的建业里,东、中、西三弄建于1930年代,共有22排双层砖木结构楼房共260个单元房屋;茂龄村则建于1941年,共有三排砖木结构的双开间三层楼房,约30幢,建筑面积9184平方米,保存都较完好。
31
富民路
古拔路(1913)
东湖路-巨鹿路
(图)欧式建筑保罗酒楼
富民路号称巨富长之一,巨富长其实就是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的简称,而富民路更是街如其名,绝对是上海富人最多一个街区。这条区区600米的小马路,在老上海,这里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上世纪20年代,富民路上陆陆续续搬进来一批神秘人物,逐渐成为了上海滩的传奇。这里一向就是大佬们的地盘:曾经是杜月笙的心腹顾嘉棠住过;民国的实业家郁芑生定居这里;还有四行储蓄行在黄金地段买了整整10亩地给员工建的宿舍的“古拔公寓”;贵气、牛逼的保罗酒楼估计没有一个上海人不知道的吧,经典地道的上海本帮海派菜,让它在上海80年屹立不倒。这里,虽然靠近静安寺闹市区域,但显然更多的受到徐汇这片“小资街区”的影响。于是,从延庆路那边过来的人,一定仍能感受到一份幽静逸致的况味。
32
太原路
台拉斯脱路(1918)
汾阳路-建国西路
(图)马歇尔将军公馆
这条幽静的马路沿街为法国人造的漂亮的洋房,是老上海著名的高级住宅区。45弄1号为一代名媛郑念居住;63弄老早由法英美侨民居住,称为四排欧式“外国弄堂”;87号国民警署总署长唐纵旧居;89号国民中央党部秘书汪公纪旧居;160号是太原别墅:有马歇尔公馆、水都轩;200号为汤恩伯故居。这条路故事最多的要算太原别墅,现属于瑞金宾馆,是接待政要和各国贵宾的重要场所。虽然经历近百年,但房间的结构依然如故,甚至木制地板仍无裂缝产生。2007年,请来英国设计师对别墅进行了整修,配置了当代先进的设备设施,恢复了其原来的面貌。这里最早的主人狄百克是来自法国的“强盗律师”。1945年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派遣到中国调停国共两党冲突,就住在这里,后来被称为“马歇尔公馆”。
33
思南路
马斯南路(1912)
淮海中路-建国中路
(图)夏夜思南
漫步在高大梧桐浓荫下,这条蜿蜒的马路上,似有穿越之感。思南路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老房子,集中了当年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路两边排开的皆是各式老洋房,洋楼门前有着开阔宽敞的花园,精致的黑色铸铁阳台、巴洛克风格的雕花圆窗、镶满卵石的墙壁。这是一条住过近代N个社会名流的路:孙中山故居、周公馆、启秀女中旧址、上海文史研究馆、梅兰芳旧居、张学良公馆、法国巡捕房、薛笃弼故居、卢汉故居。一幢幢沉默的老房子,留下了许多凝固在时光里的故事……思南公馆是这条路上的一片别墅群,黑色栅栏旁一卷老上海的历史画卷被缓缓翻开,旗袍店,电影画,咖啡香,还有精品酒店、酒店式公寓、企业公馆和商业区等。
【特色商业街区:思南公馆】交通:地铁10、13号线新天地站
34
康平路
麦尼尼路(1922)
华山路-高安路
(图)梧桐树下的才是上海
康平路的前世跟三个自然村有关:许家宅、袁家宅和周家宅。随着法租界内的人数激增,租界内的住房、交通日益突出,康平路就这样修筑了。如今,在树荫下,那红瓦屋顶、那高耸的烟囱、那蔷薇花开的鲜艳、那洋房漂亮的水晶把手、那风格迥异洋房的汇聚,信步于此,仿佛忽略了时间的概念,脚下是斑驳的树影,内心回归于宁静……三四十年代,这条路最具代表性建筑要属71号荣家的住宅。荣宅在上海至少有四处,另三处位于高安路、长乐路和陕西北路,这里主要是荣家第三代荣智健居住。2009年初,有关中信泰富外汇巨额亏损、重挫于“澳元对赌协约”的报道,将荣智健推向舆论的顶峰。随后荣智健辞去董事长及主席职位,预示着中信泰富“谢幕”。荣家的第四代是“富不出三代”,还是再创神话?不得而知。
35
香山路
莫利哀路(1914)
瑞金二路-思南路
(图)西式花园洋房
香山路最鼎盛的时期是上世纪20年代,伴随着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带来的城市化发展,这条路上陆续修建起独立的西式花园洋房。最初居住在此处的都是来华的外国人,渐渐一些中国人也搬到这里。那时,这里远离上海滩灯红酒绿、浮华喧闹的城市中心,算是城郊一带。虽说地处偏远,但香山路以及周边思南路上的花园洋房,却是新派中产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住所,有“小瑞士”之称。在短短的马路上,曾经出没过不少名人的身影。最有名的莫过于7号的孙中山故居,这也是他生前最后居住的地方。据说,这幢楼房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送给孙中山的。因为是孙中山落脚此处,吴稚晖、叶楚伧、孙科等很多元老都住在附近,此外还有陈独秀、何香凝、柳亚子、刘海粟、林风眠、赵丹也都在这条路上或住过或搭咖。
36
皋兰路
高乃依路(1914)
瑞金二路-思南路
(图)《繁华》插画“皋兰路的屋顶”
路虽短,但是和很多当年法租界的小马路一样,无论是布局,还是历史沉淀,都极为别致。在总是奔跑着的上海,皋兰路上的建筑很特别,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变化:没有拆迁,没有高楼,没有开出时尚小店,而是沉默地保持着它的原貌。说起皋兰路的气质,想起了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中十岁阿宝和六岁邻居蓓蒂:“有一次,两人从洋房假三层窗口,爬到屋顶上去,附近皋兰路东正小教堂,样子仍旧很高,眼下是半个卢湾区,屋瓦温热,心情好。”阿宝上了屋顶,屛风一样的小东正教堂,在打雷闪电,阴森可怕,太阳底下,五彩辉煌。“蓓蒂紧紧拉牢阿宝,小身体靠紧阿宝,卷发飞舞,南风东风一劲,听到黄浦江轮船依稀是汽笛声,这种声音非常浑厚,发出的嗡嗡的频率,像是抚摩瓦片和阿宝少年的双肩。”
37
高邮路
高逖爱路(1925)
复兴西路-湖南路
(图)改造后的5弄7号的洋房入口
高邮路才200来米长,有一种曲径通幽之美。5弄是上海经典弄堂的代表,神秘安静,面有几幢独立的老洋房,斑驳的墙面,高耸的烟囱,枝叶茂盛地覆盖到围墙外的大树。偶尔高墙之内伸出的蔷薇绿叶,爬过高耸的墙篱笆娇艳绽放。细听花园内传来蝉鸣和轻声交谈声,宛如在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诗句中。80年代的电影《小街》红极一时,很多外景都取自这里,女主角张瑜就是弄堂的居民。往这条路上一走,不免会勾起对三十年代上海的幻想和寻找的欲望。弄堂里还曾经居住着各路政要、艺术家、文学家、民国名媛:文史学者郑振铎、电影表演陶金、万国商团司令魏延荣、京剧名角吕美玉、北洋名媛吴靖等,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可以说是上海滩传奇的缩影。
38
高安路
巨福路(1914)
淮海中路-建国西路
(图)63号的励家花园一角
路边多半是老式洋房,黯然的窗框和零散垂吊下来的爬山虎,叙述的仍是旧时上海的故事。很多人喜欢这里风格迥异的建筑,喜欢沐浴春风的梧桐树,喜欢夏日繁叶茂树荫下的凉爽,喜欢秋天金黄的树叶铺满小路,喜欢冬日白雪散向洋房,喜欢在上海图书馆,畅游图书的海洋,让心灵回归宁静。1930年代,上海的多层公寓建设进入鼎盛时期,高安路也进入了建设繁荣期。当时的上海,资金充沛,劳动力低廉,建筑材料过剩,而工商业的繁荣和文化娱乐行业的兴盛,又使一部分人在经济上有实力租住高档住宅,随着房地产商的进入,位于法租界核心区的高安路沿街,建成了众多高质量的西式高层公寓。高安路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印记,漫步在梧桐树下,沐浴着阳光,依然能感受不同样式的老房子流淌着动听的乐章。
39
乌鲁木齐南路
贾尔业爱路(1918)
淮海中路-建国西路
(图)151号的朱敏堂洋房
连接静安与徐汇的乌鲁木齐路分为南、中、北三段,成为上海有6个字最长路名的马路。乌南路汇聚百年历史老建筑,动静分段,富有人情,娓娓述说着城市的历史。151号为美国殖民地复兴式花园住宅,建于1924年,原为大统织染厂经理朱敏堂住宅。朱敏堂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先后创办调味粉厂与大统织染厂,经营有方收获颇丰。该处原有三幢花园住宅,建筑的外部设计具有美式风格简洁的特点,建成后部分作为他的私宅,部分出租。1948年朱敏堂赴香港经商,变卖了该处住宅。178号2号楼是夏衍故居,建于1932年,为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风格花园住宅。夏衍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夏衍长期在上海工作,在沪居住近三十年,他的后半生虽然生活在北方,但保留了在上海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人的交游方式。
40
东平路
贾尔业爱路(1913)
乌鲁木齐南路-岳阳路
(图)9号蒋介石夫妇的新婚“爱庐”
它是上海有名的“申城第一情侣街”,在很多人眼里,东平路代表着生活中的“风花雪月”。从马路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东平路似乎成了“小资”、“洋气”的代名词。路虽然不长,400多米而已,但是小小的马路两侧却是贵气十足,十来栋花园别墅低调地掩于梧桐之后,或法式,或德式,这其中有宋子文的私宅,有蒋介石的“爱庐”。这条小路从出生开始就是名人雅士钟爱的僻静所在;民国的四大家族都曾居于此,富商也在此建起豪宅。1928年,宋子文买下东平路9号的花园洋房,作为送给妹妹宋美龄的结婚礼物,当时正值宋美龄与蒋介石新婚燕尔。这栋“爱庐”,与庐山“美庐”、杭州“澄庐”齐名。如今,“爱庐”和7号的孔祥熙旧居都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园里。
41
桃江路
恩理和路(1913)
乌鲁木齐南路-岳阳路
(图)相互缠绕的树木发出淡黄的光
桃江路真正能称得上上海滩“大隐隐于市”的为数不多的马路。梧桐遮天蔽月,在枝繁叶茂的间隙中,星星月亮偶尔赏你一小脸瞅瞅,有情调。在桃江路徒步,是一次领略风情的过程,也是让心灵和眼睛,都震撼的过程。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就是在桃江路上取的景。如果你在上海的繁华商务区看腻了资本堆积的纸醉金迷,又或是你来上海做短暂的停留想要体会老上海的风土人情,安静而闲适的桃江路会是一个不让人后悔的地方。据说,桃江路原来是宋庆龄十分偏爱的一条散步便道,45号是一幢十分典型的两层欧陆式花园住宅,楼的原主人叫塞思。后几经易主,在1945年11月,宋庆龄从重庆返回上海,就住进了桃江路45号。没多久,宋庆龄在这里发表了《保卫中国同盟声明》,中国福利基金会在此诞生。
42
汾阳路
毕勋路(1902)
淮海中路-岳阳路
(图)三条路口三角花园的普希金雕像
这条低调的小马路,两旁种植着高高的法国梧桐,因此偶尔会有走在巴黎某条幽静小路上的错觉。这条马路是聚集着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艺术研究所、琴行乐器的艺术之街。走进汾阳路,音乐的符号无处不在,马路两旁一家家琴行、乐器铺,邂逅的路人或背着提琴、或提着风琴,耳边萦绕着叮叮咚咚的钢琴声,在浓浓的艺术气息的浸染下,你会消解在这音乐的世界里,这条街与音乐与艺术有缘。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第一所音乐高等学府,前身为1927年成立的国立音乐院,创办人及首任院长是蔡元培。正如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之城 ”一样,汾阳路也有“音乐之路”的美称。音乐让人有灵性,行走在这条路上,不论你有没有音乐细胞,能不能演奏一曲知名乐章,都会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氛围。
43
东湖路
杜美路(1902)
长乐路-淮海中路
(图)70号神秘的杜(月笙)公馆旧址
东湖路不长,不到500米,却是写有大故事的小马路。70号的杜公馆旧址,现为东湖宾馆。杜月笙是旧上海滩黑社会赫赫有名的头号代表人物,1934年他的门人金廷荪承包航空奖券获取了暴利,耗资30万美元兴建了这座花园,金廷荪知恩图报,便将花园送给了杜月笙。杜月笙接受了这份厚礼,根据他的设想:底层客厅平时做会客用,宴请兄弟时可容纳50桌筵席,而东厢房做账房用,西厢房做大菜间,甚至将四位夫人的楼层居所都安排妥当。不过,当杜月笙准备搬入时,“八·一三”事变爆发,杜月笙逃往香港,所以,他一天也未入住这幢新公馆。抗战胜利后,杜月笙翻了一番以6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栋楼卖给美国新闻处,并一度作为美国领事馆。1949年,杜月笙携五夫人孟小冬迁居香港,两年后客死异乡。
44
雁荡路
华龙路(1902)
淮海中路-南昌路
(图)69号最弹眼落睛的典型中式民宅
这条马路一头是淮海路,一头连着复兴公园,仅有三百多米,被称作淮海路的后花园。它静谧而不张扬,看似随意又不失大气,有着一幅天生的中法混血面孔。早在上世纪30 年代,上海滩唯一法式古典风格园林的复兴公园就开始频繁的举办各种游园会,说着各国语言的人们在这条充满法式风情的短街一时风头无两。复兴公园最早成形于1909年,后由法国园艺师规划设计,也叫法国公园,它是上海法式公园的不二代表,法国梧桐遍布每个角落,成为附近居民经常游玩的地方。老上海人形象的说,来这里就是“上海与香榭丽舍的浪漫邂逅”。它就像一个巨大宝盒,珍藏着每段岁月的记忆,很多人第一次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里,很多人第一次坐旋转木马也是在这里。怀旧不分早晚,只要你想,雁荡路就在这里。
45
新乐路
亨利路(1932)
富民路-陕西南路
(图)旧时的圣母大堂的样子
老上海号称是东方巴黎,人们骨子里就追求潮流、摩登、时尚。那时候,上海人也很爱追星,好事的人还做过一份明星地图,他们追到的胡蝶等很多影帝影后就住在新乐路。这条马路是四十年代大上海富家子弟最时髦的交际场所,而今依稀有着老上海的影子,它成为时尚达人们最推崇的世外桃源。这条荟萃了各类名牌服饰小店之街,连很多明星都会到这里来淘衣服哦。虽然都属于时尚达人最心爱的情调马路,但这条马路更多了些精致和人文的气息。无论店面也好,还是店里的内容也好,都充满了低调奢华的设计感。路口的圣母大堂是1933年兴建,是上海仅存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东正教堂。由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教堂一度成为夜店,但因普京认为这里是INAPPROPRIATE,就此宣布停业。
46
广元路
台斯德朗路(1918)
华山路-衡山路
(图)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
广元路上,既有义合坊等旧式里弄,也有四维村、云棠村等新式里弄。马路两侧高大繁茂的行道树,使得马路空间连成一片。漫步在这条路上,扑面而来的是清雅宜人,它同样有着许多故事。衡山路口的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建成于1991年,闹中取静。由美国著名女雕塑家格格妮业.南设计制作。钢雕连底座高约九米,由3000枚铁路道钉连成一线。纪念塔是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为了纪念和表彰13000多名华工为建设美国东西岸铁路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赠送给上海市政府的。说到老字号的海派餐厅,这家位于广元路上的新利查西菜馆,原名“新利查番菜馆”,也承载了超多上海老一辈人的美好回忆。餐厅由西菜厨师张茂卿于上世纪20年代开在广西北路福致里弄口,1950年关门歇业。时隔30年,昔日海上名馆重新开张在此。
47
宛平路
汶林路(1922)
淮海中路-衡山路
(图)衡山宾馆前身毕卡第公寓
如此婉约的名字,满目的梧桐树,纷飞的星雨,如星汉坠入人间。路边雨伞下流动的裙裾,伴着风儿过咖啡店,飘出的香味让人驻足。肯德基门前,送外卖的小哥,低头看手机,一动不动,像一座生动的雕塑,这就是宛平路的样子。这条路似乎远离繁杂的尘嚣,却又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衡山宾馆位于衡山路、宛平路转角,原名毕卡第公寓。作为当时在上海的豪华家庭式公寓楼的典范,法商在建筑设计上迎合了众多追崇欧洲流行时尚的西方人的心理需求,是各国富豪竞相入住的“万国公寓”。落成后仅半年,88套房间就已住满了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苏联、丹麦、瑞士等外国人,其中又以犹太裔富商最多。公寓是洋行老板以及达官贵人的居处和活动场所,当年营造了一种欧化奢华的生活方式,一度风光无限。
48
建国西路
法雷吕泼路(1912)
衡山路-岳阳路
(图)石库门“步高里”弄堂口的门头
如果你是一个感官迟钝的人,很难觉察出建国西路与其他小马路的不同。走在这条路上,与太原路的拐角处有一个365弄小区。讲一个弄堂里大亨的故事吧:弄里的5号,是香港船王董浩云的一处私宅。1937年9月董建华出生在这里,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直到1949年才随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董浩云1912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定海。他在中国是一个传奇人物,白手起家建立了他的航运帝国。在职业鼎盛时期,他拥有一支超过150艘货轮、总载重量超过1000万吨的船队。此后,中国船的踪迹遂遍及世界各大海洋的任何一角。而董浩云也被誉为“郑和第二”,“中国远洋航运第一人 ”。董浩云是一个以大海为梦乡,以船为第二生命,以航运为终身职业的人。他一生的目标:在蔚蓝的大海上,重温帆船时代的强国之梦。
49
五原路
赵主教路(1920’)
武康路-常熟路
(图)宋庆龄创立的中国福利会
它大概是上海最为反差的小马路。路的东半头充满了市井气,小卖部,木匠铺,米面店、房产中介沿街排开。几年前这里还是个露天菜场,据说住在六楼的人家,要买个鸡蛋什么的,只要拿个篮子放钱吊下去就行了。西半边则立马安静祥和起来,俨然大家闺秀,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洋房,都藏在高大的梧桐树后面,路到底后不动声色地就和武康路融为一体了。你只要用心就会发现这里藏着的许多故事。258号的自由公寓,可以说是犹太人留给上海的又一个“宝贝”。公寓规模虽为袖珍型,但建筑师精心设汁了每个细节,既合理又完美,小中见大,而且这里闹中取静,幽静雅致,不愧为公寓设计的精品。公寓建于1937年,取名“自由”寓意着犹太人的心态;后来,公寓的住客多为德国人,他们如今还常来此寻亲、念旧。
50
安亭路
亚田南路(1930)
建国西路-永嘉路
(图)安亭别墅花园酒店
和其它马路相比,这条安静马路留下的历史建筑,却少了许多可追溯的历史名人故事。只有路过的时候,一块块标志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告诉我们这条马路曾经留下的痕迹:2-14号联排式花园住宅和公寓、43号原名金司林公寓、46号现在是安亭别墅花园酒店1号楼、126号周孝高故居、132号棉花酒吧是很出名的餐酒吧...安亭别墅花园酒店建于1936年,是一幢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酒店里的“名轩”餐厅大有来头,这里曾接待过多国国家总统、各国政府要员、世界500强企业总裁及众多社会名流、知名人士,已然是这些名人贵士商务用餐、宴请酒会、亲朋聚会的首选之地。在沪上拥有4家分店的名轩在全球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主要特色是注重高品质食材选购,搜罗世界顶级食材,由厨师长度身定制菜单。
51
武夷路
惇信路(1925)
定西路-延安西路
(图)浪漫的法国梧桐树下
早年上海的西部都是水网地带,吴淞江流域由于没有正规的堤防,此地河道纵横。在如今的长宁路、武夷路之间就有清水浜、萧家浜、诸安浜等横贯东西。民间村落散布其间,民众以务农、捕捞和手工纺织为生。上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武夷路等道路的兴建至此这片区域开始人气渐旺。如今的武夷路,沿路有不少上海著名的住宅区,当你不经意地踩晌这儿的落叶时,耳边还会响起一股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悟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比如位于127号的比利时王国领事官邸,及领事馆100号。二十世纪初,霓虹灯闪烁的上海滩风云变幻,在这栋花园洋房里,怀揣梦想的冒险家、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大亨名流们,先后见证了“十里洋场”的万千风情。
52
虹桥路
佘山路(1901)
环西大道-古北路
(图)九十年代的虹桥机场
118岁的虹桥路,从最初依傍着美丽老洋房的清幽小道,延伸成为著名的机场国宾道,它一直不断地延续着历史印记,焕发着全新活力。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虹桥路曾经修建一批别墅建筑,如宋氏别墅、陈氏别墅、孔氏别墅、罗别根花园、沙逊别墅、泰晤士报社别墅、美丰银行别墅等。如今,由于它一路向西通往西郊宾馆和虹桥机场,这条马路路便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国宾道。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情侣在机场分手,女孩对男孩说:“你别等我了,我们不会有结果的,就像机场永远等不来火车,我们以后也不会有交集。”后来,没过几年,机场和火车站就连在了一起,而设计虹桥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当年那个男孩。这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爱就有办法!任何人都可以无止境的对一个人好,但前题是“值得”。
53
新华路
其美路(1925)
定西路-番禺路
(图)塔氏干式柱门廊的329弄32号乙
上世纪初,随着“租界”的建立,一些人看中了这里的幽静,在此安家。由于这条路和淮海路相连,在浦东机场和延安路高架建成之前,中外领导人造访上海通常会从虹桥机场经过新华路前往市中心,因此新华路又被冠以“国宾道”的称号。在这条马路上有一个马蹄形弄堂:由211弄和329弄相连而成。1930年代时曾住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侨民,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外国弄堂”,现为新华别墅。坊间流传:1998年,克林顿来上海访问,第一站去的不是外滩、豫园,更不是陆家嘴,而是直奔长宁区,目睹这处闹市里的“世外桃源”。弄堂里坐落着几十幢不同风格的欧式花园住宅,走进去恍入欧洲乡村,英国风、德国风、意大利风……仿佛弄堂版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因此,新华路素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的美誉。
静安5条
静安地区
54
南京东-西路
大马路-静安寺路(1862)
黄陂北路-浙江中路
(图)和静安寺搽肩而过
南京西路汇静安区商业之精华,拥有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龙镇所形成的“金三角”与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嘉里二期等组成的“金五星”交相辉映;同时还坐落着众多名特商店,是名牌奢侈品的斗秀场,世界知名零售商在中国布点的首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昔日静安寺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商街拓展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时期呈现出公寓大楼成片崛起、娱乐设施不断兴盛、启动商业全面繁荣的特点。20年间,沿街陆续开设得利车行、正章洗染店、凯司令食品店、圣乔其药房、汤姆生皮鞋店等商店。南京西路的东段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昔日上海滩的经典建筑,每一座都具有地标性的价值。光绪七年修复的静安寺,形成早期庙会,终于1963年。325号的原跑马总会大楼就是100多年前上海跑马的最后“遗址”。
55
北京西路
爱文义路(1887)
胶州路-江宁路
(图)英国安妮女王风格的观渡庐
比起南京路,北京西路静谧得像个娇羞的姑娘,西段沿线分布有不少花园住宅或公寓,被列为景观道路。1094弄2号,因首位主人伍廷芳自号“观渡庐老人”而得名“观渡庐”,是英国安妮女王时期建筑风格的假三层花园住宅。伍廷芳之后,还相继有两任主人。1943年“观渡庐”被大新烟草公司购入,并作办公用房。再之后,“观渡庐”迎来了他的第三位主人—上海汇明厂老板丁熊照,这幢楼就长期作为了该厂的职工宿舍,现今此楼内仍然居住着不少该厂职工以及他们的后代。百年老宅的“观渡庐”,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海派生活方式,让这里常有外国游客光顾探访,也成为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取景地。一幢楼的三生三世,留给后人的是对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无限憧憬。
56
愚园路
小河边(1918)
定西路-乌鲁木齐北路
(图)百乐门“神秘妖艳”李香兰
从1860年筑“军路”算起,用了58年愚园路才真正形成,100年来,英雄志士和豪杰文人来到上海,把故事留在了这里:它既有着红色革命的足迹,也有民主运动的足迹;既有着谍战的往事,也走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身影。漫步这条路,常会有时空交错的感觉。曲曲折折从最西端延伸开来,弄堂的号码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条弄堂里更有数不清的住家和生长了半个多世纪的梧桐。路的最东端为上海滩“百乐门大舞厅”。它是海派音乐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与巴黎红磨坊,纽约百老汇齐名。一首《夜上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黄浦江畔十里洋场的苦乐悲欢。记忆里的老上海是远去的摩登、繁华,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上海味道。想找到电影情节中那时上海的影子、那个年代的人和物就来这里,殊不知“一个百乐门,半座上海城”。
【特色街区:ART愚园生活美学】交通:地铁2、11号线江苏路站
57
茂名北路
慕尔鸣路(1910)
南京西路-威海路
(图)沿街石库门特色建筑
想一次性览遍大上海市井气十足的石库门建筑,一定不能错过茂名北路。这里有上海一道隽永的风景,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丰盛里……在上海动辄百层的高楼大厦中,一点也不张扬,却有着难得的厚重。而今的石库门逐渐成了上海传统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它记录着大上海的近代变迁,也记录着专属老上海人的市井生活。茂名北路以东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最早由英国商人格龙营造为园,后由无锡籍富商张叔和购置,取名“张氏味莼园”,是公认的上海私家园林之最。它代表了对中国近代城市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海派文化,换句话说,海派文化的根就在这里。在一百多年前,张园赏花、看戏、照相、宴客、吃茶、纳凉、购物…各种时髦的舶来品应有尽有。毛泽东、陈独秀、蒋介石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哦。
58
陕西北路
西摩路(1899)
新闸路-南阳路、南京西路-威海路
(图)荣家别墅
这条马路历经百年风云,曾见证蒋宋联姻、“上海辛德勒”传奇,带着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展现着上海人百年精致生活的缩影,已经成为上海人心中对从前生活的一种寄托。它地处公共租界区域,是华洋混居的高档居民区,海派文化的重要聚集区。宋氏家族、荣氏家族等达官贵人、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爱国志士聚居在此,承载了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谈等大量风云变幻中国近代史。这里也是犹太人、西班牙人等外国人的聚居区,留下了丰富的异域文化印记。而今的陕西北路,云集了名人旧居、典型风格建筑、革命遗迹等历史文化景观21处,成为上海开埠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代表性路段。已故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曾说过:“陕西北路很美的……那次意大利,住在比萨斜塔附近,从住处走出来,就是西摩路的感觉。”
【特色街区:老字号专业街】
交通: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
虹口(日美租界)3条
虹口地区
59
溧阳路
狄思威路(1889)
四川北路-宝安路
(图)48幢名人集聚的花园洋房群
溧阳路满特别的,以四平路为界,分南北两段。它们都叫溧阳路,门牌号码也是相连的,然而这两段之间竟隔着数条街道。北段有连串的48幢花园洋房,这些花园洋房始建于1913年,一样的灰砖红瓦,一式的英国建筑风格,初为租界高级职员的独立式双拼住宅。高低错落的楼房轮廓,在深深梧桐的掩映中透着一种低调的华丽,宁静中带着无限神秘,似乎每一幢里都藏着轻易不与人说的故事。最为有名的莫过于1359号的鲁迅先生藏书室了,当年鲁迅到上海后,购买了大量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美术等方面的书籍。为了妥善珍藏书籍,鲁迅以内山书店日本职员镰田诚一的名义,在日本侨民聚居的这条路上租了一个房间,用来存放书籍约6000册。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砖木结构3层楼房,秘密藏书室位于二楼。
【南段特色街区:1933老场坊】交通:地铁4号线海伦路站
60
山阴路-祥德路
施高塔路-祥德路(1911)
四川北路-欧阳路
(图)鲁迅邀茅盾夫妇居住于此
它一头连着四川北路,一头靠近虹口公园,不仅美食云集,还堪称是“上海近代民宅博物馆”,是一条值得好好逛一逛的小马路。这条南北向的小马路,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条长长的里弄朝东西方向延伸开去。里弄住户很多都是医生、教授、律师等体面的职业,这里建筑的多样性,称为“博物馆”毫不夸张。以恒丰里、四达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建筑,以大陆新村、文华别墅为代表的新式里弄,以千爱里为代表的日式花园里弄,以及独立成套的西洋式公寓施高塔大楼,都集中在这条小马路上。走在小马路上的人们,男的西装革履,女的旗袍合身,大家见面礼貌客气,几乎听不到有人大声说话。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这里曾聚集了大批文化名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都跟这条小小的路有着莫大的干系。
61
甜爱路
公园靶子场路(1920)
甜爱公寓-四川北路
(图)最浪漫的爱情信箱墙
与牛郎织女铸就七夕神话一般,田爱与祥德也有着自己的动人与甜蜜的爱。这马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小道,很多人的恋爱故事都是在甜爱路上铺就的。老一辈们都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相传,这里曾住着一个财主家,财主家里有一个女儿,芳名“田爱”,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家喻户晓,而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名叫祥德,聪明能干。他和田爱从小在一起,有时还陪着田爱一起读书,两小无猜,日久生情,最终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从此,上海就有了甜爱和祥德两条相依相偎的幽静小路。甜爱路上有爱心邮筒、爱情墙、情侣雕塑,与山阴路不同的是,甜爱路两边多有围墙,抵挡了视线,于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那可是一个恋人甜蜜拥吻的好去处。
虹口(犹太区)3条
上海犹太文化导航
62
舟山路
小维也纳(1907)
昆明路-霍山路
(图) 布卢门撒尔舟山路的家
舟山路沿路为商住混合区,多为中下层市民聚居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二战期间数万欧洲犹太难民逃避迫害来到上海,这条马路则成为繁盛的商业街,路旁建造了欧洲风格的红砖尖顶房屋,开设众多的小型服装、面包等商店,号称“小维也纳”,也被犹太人称为“诺亚方舟”。布卢门撒尔是美国第64任财政部长,1926年1月3日出生在德国,在他13岁时,为了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逃难到上海,一家四口住在舟山路59号2楼11室,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1947年,他离开上海去美国念书,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专业的博士学位。1961年至1963年,布卢门撒尔担任了美国副国务卿。布卢门撒尔说自己也是弄堂里温文尔雅的上海人,从1969年起来上海寻根,他带着父母、子女和美国朋友回过6次舟山路的家。
63
霍山路
汇山路(1895)
东大名路-临潼路
(图)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
上世纪初,曾有两万余名犹太难民居住在虹口地区的长阳路、霍山路、高阳路等地方,摩西会堂成了难民经常聚会的场所,支持着他们的信念,使他们在新环境中迅速振兴。他们这区域开设学校、医院、商店、工厂等,继续播种着生活的希望,并通过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坚持反法西斯斗争。上海成了他们在远东最安全的避风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争结束后还逗留了许多年。摩西会堂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它系俄罗斯犹太人于1907年为纪念社区领袖摩西而建造。这里曾给过两万颠沛流离的犹太人最温暖的收留,曾见证了中国人特别是上海人的善良和宽容。“摩西会堂”已像“辛德勒”、“瓦伦堡”、“杉原千亩”等一样,成了“拯救”与“避难地”的代称。
64
惠民路
倍开尔路(1913)
杨树浦路-临潼路
(图)聂家捐献的聂中丞华童公学
惠民路是上海滩的另一个世界。这条路上没有咖啡店却有“老虎灶”,没有西餐厅却有豆浆铺,听不到莺歌曼舞只有贩夫叫卖,看不见灯红酒绿只是一片万家灯火。这里没有海派的小资情调,也找不到现代的文艺腔调,一切有关的只有生活二字。它唯一值得提及的历史是在抗战时期日占当局曾在此处划定过一块“无国籍难民限定地区”,允许当时从欧洲来上海躲避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暂居于此,通俗的讲惠民路地区就是当时的国际难民营。现在的富民路市东中小学区一带,从前是个很有名气的地方,因为清末有一任道台(相当于现上海市长)的家园及其主要的私家企业,均坐落在此。道台名叫聂缉椝,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婿,又是李鸿章在沪大办洋务时的得力干将,是晚请上海史上较有作为的一任道台。
贰
16条“腔调”历史风貌街
有人说:体验一座城市,感知一种城市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她的马路上走一走、看一看。马路上不仅有这座城市的风景,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除了上述永不拓宽的道路外,上海还有无数条已经修整过的马路,它们在过去的时光同样留下无数故事,它们在城市发展过程重要的转折时刻,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马路上留下印记。
65
绍兴路
特色:文艺、书卷气
最清新悠哉的小马路
(图)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玲珑阳台
短短480米的绍兴路,很有家常的市井味,每走几步就冒出一个出版社、特色咖啡小店和安静神秘的画廊,简直是步步惊喜。小马路与杜月笙的老洋房、张国荣恋恋不舍的汉源书店、方大同当年出入胡同融合在一起时,你会对它多了一层向往。香港导演关锦鹏拍张爱玲电影时看中50号居民的一幢三层小洋楼,米黄色的墙面,谈不上气派,二楼玲珑的阳台,枣红的铁栅栏弯曲成玫瑰花的形状,却有种小康之家的精致。绍兴路散发着底气十足的文化气息,上海新闻出版局、文艺出版总社、上海昆曲团安闲地居于老洋房中,丝毫没有张扬之感;老是坐满下棋白叟的绍兴公园是个戏曲主题公园,墙上挂着脸谱,有人拉着二胡,方寸之地也显艺术氛围;舒适的卢湾藏书楼,春季里布满朝气的梧桐嫩叶...绍兴路的欣喜还有哪些呢?
66
安福路
特色:富有、看戏
最具大资情调,有历史、美食、酒
(图)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安福路是一条有香气的马路,有着各式的洋楼、小资店铺、网红咖啡店、特色餐厅、创意家居店、面包房……还有上海的话剧艺术中心,它们为这条小马路调和出与众不同的风味。这里不只是潮人的聚集处,也是老克勒爷叔的天下呢。2001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厦落成,更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看话剧去“安福路288号”,成为上海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商鞅》《老大》《秀才与刽子手》《万尼亚舅舅》《长恨歌》等“上话出品”常演不歇,海派话剧风靡全国,走向世界。全年近30万人次的观众数量,以及50多台近800场的演出规模,见证了剧院18年来的筚路蓝缕。没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没有今天的安福路,所言非虚。一张以话剧为人文底色的街道图景徐徐展开,向人们展现生活的精致与从容。
67
金陵东路
特色:南粤风韵、过街楼
乐器一条街
(图)法租界时引入了越南很流行的骑楼
金陵东路是上海一条特色街,这里的骑楼“落雨不用愁”。若说在这条怎么逛街,那就是“慢”,先站在骑楼对着橱窗仔细琢磨,看准了再进去。优哉游哉,一点儿不必着急。上世纪20年代,这里开有大世界游乐场、中央大戏院、小广寒、神仙世界、东方书场、浙江大戏院等,是老法租界的商业中心。路的范围内帮会流氓、地痞盗匪等活动猖獗,烟、赌、娼业集中。垄断上海鸦片烟毒的“三鑫公司”,开设在金陵东路196弄;当时,上海的五大赌台中的荣生、利生开设在此,宝兴里、宝裕里、宝安坊和中华里俗称“三宝一中”,是旧上海滩闻名的藏垢纳污场所。如今,曾经的这条路是上海卫生洁具和装饰材料的中心。这些年,金陵东路的销售格局又做了改变,变成了乐器一条街,扎堆了几乎上海所有的乐器销售商。
68
南昌路
特色:低调而繁华
历史文化名人各领风骚
(图)79弄乙住宅民国老洋房小门
南昌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安静马路,繁华而低调。小路有点弯曲,原来这条路是一条河,自然河道大都为弯曲的,后填河成路。大概在190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这条路,最初名为军官路。后来,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大批俄国流亡贵族集中住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他们带着金银财宝在这里经商,此地一时成了黄金地段。南昌路曾住过徐志摩、巴金等40多位历史名人,到现在还存着老上海的影子,当初《建国大业》就曾在南昌路的上海科学会堂的前身法国总会取景。信义会,又称路德会是16世纪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直接产生的新教宗派。他们在华传教区主要在鄂、湘、豫。由于北美和欧洲教徒人数在上海逐年增多,清光绪三十一年他们合并成路德会,该会在38号有一所礼拜堂。
69
延安路
特色:东西穿城高架
流传“龙柱”镇“龙穴”的传说
(图)来往繁忙高架上的车流
延安路是填平前的洋泾浜。延安路是延安东路、延安中路、延安西路的统称。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沪青平公路,全长14千米。如今,延安路有最便捷的延安高架路,方便着几代人的出行。每到夜晚,这条路则是另一番景色。内环线、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道组成上海“申”字形高架道路体系,是上海交通重要一笔。有一个民间传说,在上海流传了20多年,从早年差头司机的嘴角边,到如今的互联网上,经久不息,甚至被冠以“上海灵异事件”之名。传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延安高架路建设中,在和南北高架交叉处的立柱,施工队打桩一直打不下去,直到请教高僧,被高僧点出此乃“龙脉”。后来,施工方请高僧作法“驱龙”,这根立柱才得以建成。因此,延安路高架所有立柱中,只有这一根被龙纹装饰,与众不同。
70
番禺路
特色:名人故居
昔日的“哥伦比亚圈”
(图)129号为邬达克旧居
番禺路本是条极普通的小马路,但因名人故居而神秘起来。这儿有孙科住宅和邬达克的旧居。1918年,经历颠沛流离的邬达克,以无法言说的奇缘来到上海,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上海传奇”。也许你不一定知道邬达克这个名字,但是在闹市在角落,你都可能与他相逢,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绿房子、武康大楼等一幢幢建筑,构建出的记忆中老上海,都出自他的手笔。适逢近代建筑繁荣崛起的时代,上海成就了这位应时而生的奇才。30年间里,他以独特视角和卓越天赋,在上海主持设计了60多幢风格迥异、美轮美奂的建筑。他生命的一大半留在了上海,作为执业设计师,他设计风格的多元性,体现了对国际建筑设计发展潮流的关注与实践,并以丰硕的成果,给上海留下了一张又一张的建筑文化名片。
71
多伦路
特色:文化、名人、艺术馆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图)鸿德堂教堂
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这条小马路随处可见复古小洋楼和人物雕塑,众多文豪都曾在此居住。此外,还有夕拾钟楼、左联纪念馆等,这里曾是文化界的藏龙卧虎之地。街道上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旧书摊,怀旧文物古玩小店,文艺咖啡馆等,处处都透露出张爱玲时代的“老上海感觉”。135弄景云里是上世纪初期建造的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楼房群,曾被称为“上海第一里”,也曾是20年代上海总工会所在地。里边曾经住过诸多的文化大家,路面刻着众多文化名人的一双双足迹。漫步多伦路,除八卦名人,还可以观赏英国古典主义的走廊,伊斯兰风格的玻璃窗等。
72
云南南路
特色:美食、里弄
短短几百米却都是“老味道”
(图)国家保护名单的石库门里弄
云南南路位于上海老城厢西北角,所谓“城厢”,即城内和城外热闹地方的总称,这个城就是历史上的上海县城。云南南路与人民路、大境路交会处一带的西北角,1909年增开拱辰门,因当时已有老北门,故新开的城门叫“小北门”。拆城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地区为小北门,附近有四明公所旧址,系上海民众两次爆发抗法斗争所在地。路口为留存至今的两段上海古城墙之一,大境阁所在,旧时“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描绘的就是此处的美景。云南南路作为上海名声在外的老字号美食街,仍有自己的魅力。百年老店一抓一大把,资历不够的,真的没脸面在这条街开店。小绍兴、鲜得来、小金陵、大壶春、成昌圆子店等老字号餐饮品牌,形成一派上海市井景象。每家都有外卖部,吃完还可以买点礼物带走呢。
73
大学路
特色:高颜值、超美味
逛一条路吃遍全国
(图)巨幅墙绘《你的声音》
大学路被多所知名大学环绕,这条路从热闹的五角场一带走进去,贯穿整个创智坊,直通复旦大学。20多米宽、不到1000米长的小马路,更是小有名气的大学区文艺小清新一条街。路上有多处涂鸦墙,街上各处的变电箱也都变身可爱萌物。在这里总能碰到拍照留影的文艺青年,也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小店,比如做软陶的工作室、卖耳机的饮品店、卖各式拼图的……逛着逛着,惊喜就在眼前。这条马路就推荐你按这条线路玩吧:小九大碗--花店--大隐书局--猫的天空之城--栖兰记--吱音生活馆--小晴川。一路连吃带玩,100块逛吃得饱饱又舒服:(小九大碗)豆腐脑 8+凉糕10+煨时蔬12=30;(栖兰记)冻梨18+鸡蛋牛奶醪糟18=36;(小晴川)套餐1:热干面+豆皮+汽水肉=34;算一下:30+36+34=100不多不少正好。
74
人民大道
特色:政治、文化中心
人民广场与人民公园“分界线”
(图)市政府前的一条路
清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埠前,人民广场是上海县城西北部的一片水网地带。人口稀少,一个村落仅数十人而已。村民世世代代以捕鱼种植为业,房舍以茅屋居多。1863年,“跑马总会”在英领事馆的支持下,采取十五世纪的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圈地运动”的手段,向上海道台提出低价征用此地开设第三跑马场。于是由一英国军官骑马兜大圈子,所经之处,竖起木桩加以围圈,就这样共围460亩。跑马场地建成后,称为跑马厅。开始时,场内设备简单,赛马只限春秋两季,每期连赛3天。到后来,从1920年到1939年收入总数高达1.5亿元,跑马厅成为远东规模最大的赌窟。跑马厅与其他洋人开设的公园一样,规定“华人不得入内”。1951年,上海人民在原跑马厅旧址将其改建成人民广场、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园。
75
周家嘴路
特色:重要主干道
横贯东西连接浦东的大通道
(图)路口盾构过江隧道与浦东相连
周家嘴因东端黄浦江的复兴岛周家嘴而得名,是继延安路之后,横贯东西,连接浦东、浦西的又一条大通道。可它明明只是一条路,却一路上共用了将十个名字。在杨浦区叫周家嘴路,到了虹口区叫海宁路,到了闸北区叫天目路,到了长宁这半段叫长寿路,那半段叫长宁路,到了青浦区叫北翟路,再往后是北青公路,在昆山叫机场路,在苏州叫苏虹路。哎,这条路就是这么任性,竟然换了数不清的名,难怪周家嘴路上会有那么多的加油站。另据可靠消息:这条路能一直走到西班牙...1926年12月,在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的周恩来,住在周家嘴路626号。第二次武装起义时,他作为参加者,熟悉情况,为准备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被委派负责起义的军事工作,担任特别军委负责人和武装起义总指挥。
76
长寿路
特色:纺织工厂、苏北客
多次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图)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大自鸣钟”
19世纪中叶长寿路一带,七家村三面环水,河浜纵横,东有徐公浦,西北的草长浦流经东芦浦交汇成草鞋浜,北向吴淞江。河浜两边多滩地,芦苇丛生,田里厢有庄稼,江南水乡的派头。至1949年,这一区域工厂商铺医院林立,最为著名的是170号,其主体为一座石库门独栋三层楼房,平面呈凹字型三合院,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长寿路被称谓“江北大马路”,普陀区苏北人比较多,讲的都是苏北盐城、高邮、建湖地区的方言,著名的口头禅就是“这块、拉块”,就是这边,那边的意思,“辣你妈妈”,就是骂娘。该地区又是民族纺织老工业基地,日商内外棉纺织厂云集。电影“星星之火”里的苏北女孩小珍子,就是当时包工头从农村骗来上海打工的包身童工,廉价劳力,灵巧的双手,成就上海纺织业的繁荣。
77
虹泉路
特色:韩国一条街
上海欧巴“Style”美食
(图)1051弄9号风度国际步行街
有3万韩国人生活社区的这条路,自然韩国店也就多了起来,这里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一样也不少。如今,虹泉路被称为必逛上海欧巴街,去虹泉路吃啤酒炸鸡,成了上海小伙伴圈子里最流行的招呼。从前到虹泉路,看到的韩文多过汉字,听到的韩语多过普通话,店里从老板到打杂,几乎都是韩国人,韩系打扮,化妆精致,在大冬天还露着两条腿的韩国妹子更是不少。这里夜晚的大排档宛如在韩剧中,满街衣着“泡菜Style”依旧。如果你竖起耳朵听的话,上海话、普通话、东北话以及各地方言夹杂其中,打扮很韩式的妹子会突然间拿出手机一口东北腔,又或者形似“偶巴”的男子开口上海话哄女友。让人有种穿越出去,又穿越回来的感觉。这路这么火,韩国人知道吗?如果知道,大概会为韩剧的文化输出得意吧。
78
吴江路
特色:吸睛、新潮
网红立体步行休闲街
(图)街头雕塑:骑单车的女生
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吴江路,如今是上海唯一一条人车分流、呈双层步行街的立体休闲街。当年,吴淞江的支流东芦浦从北往南、弯弯曲曲从这里流过。另外的一条小河名为石家浜,河西有著名的娱乐地,私人花园张园,河东有英国乡村俱乐部(广电大厦)。这条河水清流缓,岸树成荫,幽静古朴,景色宜人。开埠后,常有外侨情侣来此憩游,并称此地为Love Lane(爱情弄)。现经改造,这条马路沿途有造型独特别致的流动售货车和可移动的花坛、树木等,特色美食依旧屹立不倒。吴江路是南京西路的“后院”,而“前院”有“新时代”、“中创”、“鸿翔”等大商厦,在南京路11条“后街”中,吴江路声誉较高。靠小吃在魔都崛起的吴江路,历来是吃货们的聚集地。这里成为最吸睛、最新潮、最前沿的轧闹猛地。
79
田林路
特色:沧海桑田,天地俱变
迅速崛起的“田林淮海路”
(图)来自徐汇中樱桃剧场的小廖碧儿
田林路有个美好的传说:因这片地区的道路呈“田”字,而且原来本身就是一派田园林木风光,故得名。其实,这里的发展与上海许多地区一样,都有着从水乡村落到城市新区的过程。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此地是浜河纵横、村舍点布的郊野即景。到了80年代,这里就成了一片崛起的街区,老式公房和高层住宅鳞次栉比,田林路的喧嚣热闹以及那种特有的亲切感是淮海路南京路无法替代的。随着人口的聚集,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开始蓬勃发展。幼儿园、小、中学相继设立,还有医院、影剧院等医疗文化设施。这一切毫无疑问都是在核心区域——田林路周边展开。1995年10月,田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揭牌,作为最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徐汇影剧院建成。后来这个剧院还成就了一位腾讯视频《创造101》人气上海CherryGirls,陈语嫣。
80
瑞金路
特色:名人、别墅
人文历史重拾回忆
(图)传奇的马立斯花园内堂
瑞金路共有三段:从延安中路到淮海中路是瑞金一路,原名圣母院路;从淮海中路到徐家汇路叫瑞金二路,原名金神父路;徐家汇路以南为瑞金南路。瑞金一路和瑞金二路又曾经分别更名为中正南一路和中正南二路。历史上中正路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后,因为中华民国具有战胜国身份,当时身为中国军队最高总司令的蒋中正声望大增,大量建筑及路名以“中正”命名。1949年以后,为了消除蒋中正统治的痕迹,故将大陆地区的中正路全数改名,于是上海更名瑞金路,用的是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名字,上海原来的中正东路则改名为延安东路。瑞金路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瑞金二路118号的瑞金宾馆,这里原是英国淘金者、冒险家的“马立斯花园”。四幢造型别致、气度非凡的别墅掩映在这闹中取静的大自然之中。
叁
10条浦东特色大道
一座城市,无论他有多现代化,总要有这样一些地方,保留着历史的回忆。浦东的路大多是新规划的路,但也不乏百年的马路。通过世纪大道、滨江大道、世博大道,高科路等新增道路,你更会感受到新时期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
81
世纪大道
特色:高楼、金融区、景观路
浦东发展的“时光隧道”
(图)从大道起点东珠看百年外滩
由浦西经延安东路隧道至浦东,刚刚告别外滩的旧时光,冲上地表的那一刻,往往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就是浦东著名的世纪大道,以前叫中央大道,平均宽度100米,是上海最宽的马路,两头连着世纪公园和东方明珠,而且,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不对称马路。其中包括了31米“双向六快二慢”的主机动车道,以及两侧个6米宽的机动车辅道,两边绿化十分宏大,讲究的是视觉效果,号称“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而且它还是世界上唯一以时间为主体的城市雕塑展示街。高耸入云的大楼明晃晃反射着阳光,在道路两侧依次铺展。超宽路面上,车流宛如汇入了浦东新区的主动脉,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金融大都会律动的脉搏。这条浦东至关重要的功能“黄金轴线”,在黄浦江畔,勾勒出浦东崛起的轨迹。
82
滨江大道
特色:凭栏临江
景色能美到你心坎里去
(图)晚霞看浦西
滨江大道与浦西外滩隔江相望,由亲水平台、坡地绿化、半地下厢体及景观道路等组成,是集观光、绿化、交通及服务设施为一体,着眼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功能的景观工程。大道还配置了追浪型世纪喷泉,风景观光厅,老船厂码头和巨型铁锚。沿江建成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似海鸥展翅飞翔的东方游船码头和海洋水族馆等项目。此外,沿岸还能偶遇到很多渡口,黄浦江由原范家浜拓宽浚深成为大黄浦时,仅作通航,没有摆渡。后来黄浦江两边建工厂,设仓库,开商店,过江的人渐渐多起来,始有民间小木船摆渡。“八长渡”就是清代时沿江出现的渡口,是指老白渡、烂泥渡、陆家渡、高昌渡、南仓渡、永济渡、杨家渡和周家渡。如今,随着过江隧道和桥梁的兴起,这些渡口大多消失。
83
陆家嘴环路
特色:金融城核心
串起上海摩天大楼
(图)世纪大道的起点步行连廊“明珠环”
陆家嘴环路被称为小陆家嘴金融城环线,环线内,除了有上海三大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外,还有陆家嘴中心绿地、汇亚大厦、国金中心,以及世纪大道的起点“明珠环”等。小陆家嘴二层步行连廊工程由“明珠环”“东方浮庭”“世纪天桥”“世纪连廊”四部分组成,五彩的“明珠环”,它周长370米,跨越多条交通要道,在丰和路、陆家嘴西路、陆家嘴环路、世纪大道有4个落地点,均配有自动扶梯和无障碍电梯。主体位于轨交站上盖的“东方浮庭”可到达新鸿基大厦、东方明珠、正大广场及陆家嘴轨交站。“世纪天桥”和“世纪连廊”串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更多楼宇。到陆家嘴,登上东方明珠和三大高楼俯瞰整座城市,让无数游人所震撼,是沪上旅游的必备项目。
84
张扬路
特色:商业圈、沪上名园
适合观光旅游的“浦东窗户”
(图)百老汇路口的匆匆行人
张杨路因西起杨家渡,东近张家楼而得名。明万历年间,杨家渡附近开始有少数船民定居,逐步形成居民点。到了上世纪20年代,这一带已有南北杂货、粮米油酱、饭馆酒店、茶园书场、新老典当、赌台烟馆等百余家店铺,成为热闹集镇。现在张杨路已经发展成了浦东的“样板路”,以张杨路为中轴线,北至商城路,南至潍坊路,形成可与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路、徐家汇几个市级商圈媲美的上海第五大市级商圈--张杨路商圈。道路两侧新建众多的商业大厦,如第一八佰伴、华润时代广场、汤臣洲际大酒店、太平洋数码广场、百脑汇等,短短几年时间就建成了数十幢摩天大厦,形成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景象。它还是浦东最好教育资源集中的一条马路。两侧1公里以内有幼儿园7所、小学15所、初中9所、高中4所。
85
东昌路
特色:渡口、樱花
浦东南京路的美称
(图)在东泰路交叉口看三巨楼
东昌路曾经是一条黄浦江上最繁忙的过江线路,原浦东广大民众,包括川沙、南汇、奉贤等,他们前往上海市区几乎都由此经过。因此从解放初期起,这条马路历来都是一条较为闹忙热络的街道,也是浦东地区最繁荣的一条商业街,戏称浦东的南京路。当翻阅上海地图时,你会发现浦东大多数路名都取自山东地名,如崂山路、乳山路、栖霞路、即墨路、烟台路、昌邑路、招远路、福山路、潍坊路、德州路、昌里路等。浦东地区首次用山东地名命名的马路就是东昌路,时在1928年。轨交2号线东昌路站出口的世纪大道上有一座樱花园,盛开时如云似锦。偶有微风便洒下满园樱花雨,与园中的小桥流水、圆桌石凳共同形成了一个超脱于都市喧嚣的宁静空间,成为世纪大道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上海最美地铁站”的美名。
86
浦东南路
特色:沿江主干道
串起众多上海标志性的商圈
(图)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处的女交警
浦东南路是沿江南北向的最重要的主干道。直至19世纪末,浦东还没用一条像样的马路,零星的几条小路也是民间集资承建的。1920年,为顺应沿江地区发展之需求,原有南北向的河道被填没并铺成碎砖煤屑路,取名震修路,即如今浦东南路的中段。1930年,浦东才有第一条官方承建的马路:浦东路。1952年,浦东路由煤屑路改建成沥青路,三年后,浦东路改名为浦东大道,并沿用至今。在略微弯曲的浦东南路上,有着众多上海标志性的区域。浦东南路以西、东昌路以北一线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核心区域;浦东南路张杨路交叉区域是上海新兴的张杨路商圈;浦东南路浦建路塘桥地区也是正在兴起的另一个商业区;再往南就是大名鼎鼎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和昌里路商业街,雄壮传统的中国馆屹然伫立于上南路上。
87
昌里路
特色:美食、夜市
商业休闲与小市民风尚
(图)热闹的夜排挡
昌里路人口稠密,多为浦东本地人以及老南市区、卢湾区、黄浦区的动迁安置户,因此这里成了传统的商业聚集区。这条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四五十年以前。如今,这里是一条开了20多年的老牌夜市,上海人最爱的美食一条街。在这里,全国各地的小吃都可以找到:热干面很正宗、臭豆腐炸得外酥里嫩、“四大金刚”24小时不停供应……昌里路区别于沪上其他商业区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喧嚣和讨价还价是昌里路的一大特色,下午4点以后的昌里路,是街头小贩们的天堂,仅有二、三米宽的上街沿被他们占得满满的,除了电器大件什么都卖。这里人声鼎沸挑挑捡捡,羊肉串、烤生蚝、麻辣汤、老鸭汤、小丸子什么都有,烟雾缭绕,晚上的排挡生意火爆,三五聚群的喝酒聊天,很生活很满足很市井的味道…
88
高科路
特色:科技、路长
遍地是“宝”的大马路
(图)张江园内诺华生物医学研究公司
高科路整体为东西走向,西起世博园区、东至三甲港地区,是一条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重要主干道。这条不可多得的路串起了浦东世博、北蔡、张江高科、唐镇、川沙等重要的大型居住区、商业区和产业区,意义非同一般。沿高科路向东,过了罗山路便来到了张江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未来的世界级科学城。不过,在大概15年前,高科路沿线还是一片郊野地带、农田城中村遍布,依稀有一些在建的厂房,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气息,十分落后。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作为张江的重要主干道,高科路对疏解交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今这条路沿线的很多板块,是未来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发展的重中之重。
89
上南路
特色:宽敞、明亮
浦东南部一条大动脉
(图)起点为“周家渡”边的世博轴
为浦东南部地区的一条大动脉,原是周浦镇和黄浦江边周家渡之间的直达通道。1921年10月16日上南路周家渡段一期工程奠基仪式在周家渡隆重举行,经上海县知事沈宝昌破土动了第一铲土后即宣布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初建成的周家渡至周浦镇段上南线,全长为24华里,中途设杨思桥、三林塘、天花庵、百曲等站,客运和周家渡过江至南市董家渡的上海市轮渡公司联营,客运班次和轮渡班次衔接。后来这条路还铺上铁轨,改汽车客运为铁路客运,使南汇境内从此有了第一条铁路。尽管周家渡和铁轨已拆除,现如今,除了有的世博园区规划外,道路正在拓宽为单向4车道,由北往南穿越多条重要的干线交通要道,分别是世博大道、浦东南路、昌里路、板泉路、华夏西路中环线、三林路、A20、杨高南路、沪南公路等。
90
世博大道
特色:宽敞、明亮
2010上海世博会的经典
(图)空中俯视世博大道和世博园
世博大道为黄浦江畔,南码头、世博园区和后滩、前滩区域的一条景观大道,是连接浦东的一条重要道路,起于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的运营。世博大道有中国馆,梅赛德斯奔驰演艺中心,世博源。中国馆常年有展览;梅奔里有玩攀岩,溜冰,有电影院;世博源是个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购物街吧。世博大道还是最适合狂奔和你一定不想错过上海最安静、最具创意的跑步路线。大道有足够宽敞的路面,也足够平整。让人可以安静的聆听着自己心跳狂奔的路线。夜晚在这里狂奔可以享受到黄浦江的夜景以及扑面而来的江风。不仅如此,这里还会经过最让国人骄傲的世博园区,最具创意世博会的建筑自身发出的灯光,让每一位跑者会着迷。交通四通八达,可以从任意起点出发,是夜跑族最爱的上海十大跑步路线。
肆
10大特色商业街区
马路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无论是宽度、绿化亦或是其他公共设施方面,马路体现的是这个地方的气质。但是对于上海人来说,这并不仅仅代表了上海的繁华,更是一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整,上海著名老的商业街区并未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依然保留着美食休闲、历史风貌特色,聚餐、买衣服、单纯逛逛……你会去哪几条街?
91
豫园老街
特色:百年老街、江南名园
上海滩民俗小吃手艺人聚集地
(图)夜色辉煌
豫园老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筑建于清光绪十三年,东与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豫园为邻,因而得名。其入口处,西邻建于上世纪20年代小世界,即今有“小白楼 之称的商城小世界会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豫园路一带,曾经繁华一时,后来随着清朝的没落,洋人的入侵,内战的频发,这里也就逐渐衰败。建国后,随着一场史无前例运动的冲击,这里的不少经营特色被当作“封、资、修” 受批判,又开始出现了萧条的景象。比如,丽云阁扇庄只能卖蒲扇,美其名日是为工农兵服务。近些年,豫园老街犹如豫园内的古树,可谓枯木逢春,顿时繁盛起来。黄浦江畔豫园老街是上海滩民俗小吃手艺人聚集地,这里的旧校场路,瓦片房屋,古色古香;九曲桥,能看见水中映着的古楼剪影...
92
七宝老街
特色:城中之镇、吃货集中地
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
(图)古街的速写
老街位于闵行新街青年路傍,复古的老街广场气度不凡、古老气场十足。七宝自后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所以在上海有“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的说法。老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点,只因一些仍旧鲜活着的记忆,在游人眼中便多了几分值得探访的人情韵味。作为历史上的松郡重镇,七宝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曰: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老街已成为了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七宝老街是古镇的核心街道,七宝中心广场是其标志性设施,还拥有钟楼广场、蒲溪广场、古戏院等文化场所。
93
州桥老街
特色:古塔、老桥、名园
最具儒韵的老街系嘉定之根
(图)江南古镇的模样
州桥老街是嘉定城中心一条迷你的老街,“州桥”原是衙署前的“登龙桥”,元代嘉定升州,由此得名“州桥”。老街以一塔、二河、三街、四桥为特色,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一塔就是法华塔,是嘉定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外观极像城中矗立的一支巨笔,故又有“文笔峰”之称。二河指南北走向的横沥河与东西走向的练祁河。三街是南大街、城中街和下塘街。四桥包括济川桥、宝庆桥、德富桥和州桥。明代秋霞圃小巧秀美,园中古木林立,亭台水榭,小桥假山,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州桥老街的得名,就是连接南大街和城中街、横跨练祁河的那座建于1245年南宋时代的州桥。州桥老街虽小,却小巧精致,风景迷人,景色不错。老街上嘉定特产除了闻名中外的南翔小笼和马陆的巨峰葡萄,还有嘉定白蚕豆和竹刻等。
94
朱家角北大街
特色:建筑、古桥、弄堂
一个地道江南水乡的故事
(图)古镇上的霞光
北大街,誉称“上海明清第一街”,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为什么有如此之美誉,大概你有所不知,其实这里曾经是众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取景之地。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情深深雨蒙蒙”,还有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北大街背靠漕港河,旁临放生桥,早在古镇形成初期,就以水陆两运称便,遂商贾云集,“贸易甲于他镇”。茶楼酒肆、南北杂货、米行肉铺,百业俱全,成为百年来兴盛不衰最古老的商业中心,时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美称。说它是“大街”,其实最宽处不过三四米,有的地方仅有两米宽,两边砖木结构小楼,滴水檐几乎相接,构成“一线街”奇特景观。街上浓油赤酱的扎肉、粽子、熏豆,从沿河边一长溜的小饭店里,漂出来的酒菜味告诉你古镇的味道有多香...
95
金山嘴老街
特色:海鲜美食
上海最后一个渔村
(图)渔村里的民宿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沿海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渔业村落,也是上海最后一个自然渔村。清末民初,小镇上有商店、作坊36家,仅经营渔货的渔行就有10多家。每逢春、秋两汛,大鱼、海蜇旺发,来观潮的、买鱼的、经商的游客、商贾云集,海塘上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渔村的生活习俗,基本上与附近农村相同,它虽属渔区,但久而久之与附近农村的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了。不过渔村与农村在劳作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打渔与农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相比之下,小农经济集体意识比较单薄,而渔民始终是集体劳作,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捕鱼,同舟共济,集体观念特别强烈。现在各类休闲业态布满渔村老街,精致的小店让你在繁忙之余寻找一份安逸,老街上的特色民宿门面虽不起眼,但进入则是幽静风景。
96
田子坊
特色:民居味道
石库门老弄堂的上海名片
(图)小童跨马雕塑
在上海,并非每一个地方都是节奏如此之快的,有一个用缓慢的步调,让自己放松和舒缓疲惫身体的马路集市,它就是田子坊。穿梭在小资的弄堂田子坊里,就会感觉这地标性的创意园区,值得拥有。“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方谐音坊,因而得名。经改造,把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这里弄就有了民居味道,变身成为现代创意聚集地。田子坊的里弄民居味道,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在闲散的时候,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空中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真个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97
老外街101
特色:各国美食
海纳百川的休闲地标
(图)街上的老火车头标志
和虹许路、虹梅路相连的“老外街101”是一条以优雅安静氛围为背景,融合国际多元文化的特色街道。入口处有一个火车头,并非空穴来风用来“拍照留念”的景点,而是对一段过往的记忆。老外街旧址原本是一条连接徐家汇和虹桥机场铁路专线,代号“101”,1971年9月10日,毛泽东临时决定,未在事先安排的顾家花园停靠,让专列停靠在这条专线上,从而挫败了一场林彪的政变阴谋。休闲街采用欧陆风情设计,蜿蜒曲折树木葱茏,有现代雕塑、喷泉、小山瀑布遍布其中。短短500米的街道上有着十多个国家的20余家主题餐厅和酒吧,顾客可以品尝到不同国家的正宗风味美食,写着各国文字的店招让人仿佛置身在“小联合国”,而且过半的店铺都是外籍人士所开。街内中餐厅还有上海菜、皖南菜、新疆菜等6大菜系。
98
老码头创意园
特色:旧情怀、新时尚
上海老码头精髓和文化的传承
(图)黄浦江边十六铺街区俯视
“老码头”前身是地名学上“十六铺”,有着最上海的传奇。北宋时此处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清初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沿海运输和贸易的中心。而十六铺码头在上海近、现代腾飞的进程中扮演了至关枢纽之角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交换的唯一节点,那时的十六铺区域已经是中国最大港口。如今“老码头”创意园既有海派风情的临江弄堂、老式石库门,也有极具现代感的欧式建筑、创意雕塑,闲坐在屋顶露台,浦江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景区有原杜月笙“粮食仓库”、原宪兵司令部寓所、以及上海仅有的地界碑“江海常关”等,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上海滩大亨们的故事。老码头现在成为兼具情怀和时尚的上海地标。
99
佛罗伦萨小镇
特色:意式风格
买买买吃吃吃的好去处
(图)镇上的小街
佛罗伦萨小镇,凭借纯正而优美的十六世纪意式小镇风格建筑设计,优雅的长廊、喷泉广场,以及一座座意式景点建筑,还原了佛罗伦萨的圣母领报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道奇宫、欧洲美帝奇家族城堡等,使顾客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在购物和游览之余,还可在超过10家不同风味的户外咖啡厅、餐厅品尝地道的意大利餐以及中西方美食,为家人、朋友和爱侣提供全日购物享受。这里也是买买买好去处,现已荟萃近200家来自意大利、欧美及中国的知名品牌,提供全年平均2折起的名品。佛罗伦萨必买清单有啤酒杯、橄榄、蔡斯望远镜、徕卡相机、双人牌刀具、黑森林布谷钟、血压计、RIMOWA行李箱等。来佛罗伦萨就好好的领略一下托斯卡纳菜吧,选一家好的餐厅大吃一顿,然后试试佛罗伦萨的小吃牛肚面包。
100
迪士尼小镇
特色:乡村、街道、湖畔
乐园不进,景色也挺美
(图)乡村小镇一景
迪士尼乐园是一座主题公园。美国所有的迪士尼乐园都是由8个主题园区构成:美国大街、冒险乐园、新奥尔良广场、万物家园、荒野地带、欢乐园、米奇童话城、未来世界。上海迪士尼是继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州,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之后的全球第6座迪士尼乐园,2016年6月16日开业。面积超过46,000平方米的迪士尼小镇,不仅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内的大型购物餐饮娱乐区,更是一处风景优美、四季趣玩的城市休闲新地标,“小镇市集”、“百食香街”、“百老汇大道”、“百老汇广场”和“迪士尼小镇湖畔”五个区域里藏着不少独家体验。尽情享受毗邻上海迪士尼乐园,独一无二的购物、餐饮娱乐区吧!历久弥新的乡村小镇与繁华的国际化街道为背景,迪士尼小镇步行街在向你招手。
马路的称谓源自于欧洲,19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广州等沿海港口开埠,欧美列强在华兴建租界,把西方的马路修建方法带到了中国。马路是一个城市的脉络,而上海的马路则代表上海的发展与变迁,谱写着百年的历史。
部分图片来源:文献资料和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一并感谢。